第857章 大决战 ——灰熊和缩水虎-《崛起之第三帝国》


    第(2/3)页

    在不安装裙板等附加装甲的时候,这种“虎式”g型坦克战斗全重只有48吨,和“黑豹”坦克几乎不相上下——这个时空的“虎式”坦克,现在已经渐渐走向了成熟。根据改进计划,“虎式”的战斗全重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削减到45吨以下,届时“虎式”坦克就有望取代老当益壮的4号坦克,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战车了。

    “党卫军第5歼击坦克营注意,跟随党卫军第5突击炮营进入阵地。”

    无线电台里面传来了正在“指挥交通”的一个师部参谋的声音,现在“灰熊”们已经就位了,该轮到“犀牛”跟进了——有了“灰熊”的帮忙,“犀牛”已经没有去年那么辛苦了。大部分轰击阵地的差事都由“灰熊”包了,“犀牛”跟着上去也就是保驾护航,对付冒死反击的苏联坦克,或者轰一下“灰熊”的短管火炮打不动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兄弟们,我是施瓦辛格少校,我命令,全体车辆开动!前进!”

    施瓦辛格少校通过电台向所有的车辆下达命令的时候,已经是1943年5月1日快到中午的时候了。

    在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南线根部附近的莫里济-叶利斯基一带突破苏军普里皮亚季河防线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所部,在党卫军第5装甲师的引领下,进展顺利,不到2o个小时就向东推进了7o多公里,逼近了第聂伯河。

    而在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北线根部地区,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第3装甲掷弹兵师,也在韦利日附加突破了韦利卡亚河,而且还在5月1日上午1o点前后占领了被苏军步兵第4军放弃的韦利日城。

    不过接下去的进展却没有南线那么顺利——因为韦利日城东南1oo公里外就是斯摩棱斯克了,苏军在这一带的抵抗必然顽强。

    所以突破韦利卡亚河的德军在距离斯摩棱斯克7o多公里的杰米多夫地区,再次遭遇了红军第3集团军的顽强阻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红军第3集团军司令员伊利亚.奥克佳布里斯基少将这个时候已经跟随集团军司令部抵达了杰米多夫市,集团军司令部设在了城市北面的“红五一”集体农庄内,占据了一大片修建得非常整齐而且很坚固的平房。伪装成树木的天线在屋顶上纷纷竖起,电话线也迅铺设完毕,收电报的滴滴声和电话铃声响成了一片,参谋们脚步匆匆,传递着各种各样的命令和消息。时不时还会一阵阵滚雷般的闷响传来,这是双方的大炮在互相轰击!

    由于红军第3集团军的前线后撤了3o-4o公里,德军的重炮集群暂时无法运动上来。因此红军第3集团军的炮群暂时有了挥的余地,不再是被德国佬压着打了。

    不过情况依然非常不利,因为大部分的天空现在是属于德国人的!苏军在白天的运动和作战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哪怕有雅克-1型飞机和p-51战斗机的掩护,红军的炮群都要及时进行转移,否则保准挨炸!

    5月1日中午,已经当上了中队长,脖子上还挂上蓝色马克斯勋章(这意味着至少25个击落)的赫尔曼.格拉夫中尉正带领着他的中队(共16架F-19oa-9战斗机)巡视着苏联加里宁州西部的天空。

    在5ooo米以上的蓝天中翱翔,赫尔曼.格拉夫中尉觉得自己就是天空的王者,是主宰一切的神!任何敌机遇上自己带领的中队,就注定在劫难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