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帕夫柳琴科耳边又一次响起了让她万分惊恐的呼喊,这意味着苏联红军又一次攻入了第13号集体农庄! 红军的攻势从5月8日午后开始,先是用122mm炮和重迫击炮以及团属的76.2mm炮轰击,然后才是步兵冲锋。这样的攻势当然奈何不了在利沃夫和基辅打老了仗的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官兵。 但这只是“开胃小菜”而已! 过了黄昏,当天色昏暗到无法让天空中的布雷盖攻击机和hs129攻击机的飞行员看清地面目标的时候,本来只是躲在树林里面用122mm炮提供火力支援的su-122上了第一线,引领着红军步兵起了进攻。 用T-34坦克的底盘加上一门122mm的榴弹炮组装而来的su-122突击炮的装甲虽然不如德国人的“灰熊”突击炮,但是对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这样的部队而言却已经足够坚固了。 “美洲狮”装甲车的5omm大炮根本打不动它的正面,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把进攻的苏联红军挡在第13号集体农庄的生活区之外。只能将他们放进庄子,用残酷的巷战去对抗苏联人的su-122突击炮。 帕夫柳琴科现在正盘腿坐在一栋被炮弹炸毁了一半的房屋里面的一个新挖掘的土坑里——在房屋的底层(指最低一层,也可以是地下室)挖坑的战术是在基辅巷战中出现的,这个办法可以用来躲避火炮直射或是扔进屋子里的各种爆炸物。 也不能人人都往坑里面藏,帕夫柳琴科的助手季莫申科这个时候正在一处早就没有了窗的窗口向外张望——他的任务是保护狙击手,同时还要为狙击手现目标。 现在已经是夜晚了,只能借着月光和不时闪起的照明弹进行观察。不过季莫申科还是很快看见了在su-122引领下,喊着“乌拉、乌拉”的口号冲进农庄的红军。 “柳德米拉,他们来了!”季莫申科大喊道。 帕夫柳琴科吸了口气,从那个可以供两个人躲藏的避弹坑(在苏军炮火准备的时候,两个人就会挤在一个坑里)里爬了出来,猫着腰走到了窗户口。 外面很黑,根本看不清目标,只能听见“乌拉、乌拉”的喊声和su-122突击炮马达的轰鸣声。 帕夫柳琴科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g43半自动步枪架了起来,对准了黑暗中渐渐靠近的敌人。不过她并不急于开火,而是静静的等待。 她是在等埋伏的“美洲狮”战车和“洋娃娃”无后座力炮开火,只要能命中su-122同时殉爆弹药,那么火光就会照亮一大片地盘,到时候她就先打有留着胡子的红军,再打死嘴上没毛的——这也是在利沃夫和基辅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留胡子的多半年纪较大,是军官的概率不小,没胡子的则多半是士兵。 轰轰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