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奥丽加的小锤子-《崛起之第三帝国》


    第(3/3)页

    虽然装备了强大的Js-2和T-34/85,但是红军的突击战术仍然没有改变,还是坦克海+人海。

    仅仅是第一波突击,红军就投入了3oo多辆Js-2、T-34/85、su-152和1.5万多名来自西伯利亚的步兵。

    ……

    在4月5日当天和红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对垒的并不是德军,而是由沃斯科波尼科少将和卡明斯基上校担任师长和副师长的俄罗斯帝国6军第8装甲掷弹兵师。

    这个师是由在彼得格勒光复作战中投诚的红军为主组成的,使用的机械化装备大多是法国赞助的(法国的装甲部队和德国一样在升级,不过他们没有虎式h型,而是直接上e-5oa和4号h型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淘汰了一批法国产的4号h型坦克,全都送给了俄罗斯人),拥有一个配备了33辆4号坦克的装甲营,每个装甲掷弹兵团里面还配属了一个拥有6辆3号突击炮(也是法国生产的)的突击炮连。

    另外,在这个俄罗斯帝国6军的装甲掷弹兵师中还有一些T-5o轻型坦克和由T-5o坦克的地盘装配出来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前者是侦察坦克,而后者则装备了一个坦克歼击营(满编45辆)。

    白俄军中的T-5o坦克是由原来的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和伏罗希洛夫工厂生产的。在白俄“光复”彼得格勒后,德国国防军6军武备局派出了专家测试了基洛夫工厂和伏罗希洛夫工厂(现在已经改名叫彼得格勒兵工厂)生产的各种坦克和强击火炮。最后认定14吨重的T-5o坦克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可以继续生产。

    同时,在赫斯曼的建议下,彼得格勒工厂的工程师还把57mm炮(是英国的5o倍口径6磅炮)安在了T-5o坦克的车身上,使之变成了一台坦克歼击车,还用俄国女皇的名字进行命名。后来这款战车还被苏德战场上的双方将士称为“奥丽加的小锤子”。

    因为车身低矮容易隐蔽,而且还给6磅炮配备了英国生产的脱壳穿甲弹,“奥丽加的小锤子”很快就变成了苏德战场和苏俄战场上的“黑炮女王”。

    而体型巨大的斯大林坦克(Js-2)常常会被这种小巧灵活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打翻……

    1945年4月5日的勒热夫前线,就是“奥丽加”坦克歼击车和“斯大林”坦克的第一次激烈碰撞!


    第(3/3)页